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政务动态

茂县:有“羌”调的“五一”活动 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5-06
字体:
访问量:
分享到:

五一小长假以来,茂县精心策划多项特色活动,看演出、尝美食、听歌会、赏非遗、玩“掼蛋”,多元化的游玩体验,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有“羌”调的五一“趣”旅行。五一期间(截至5月5日),茂县累计接待游客166403人次,同比增长28%;实现旅游收入13076.1万元,同比增长18%

“文化+”解锁旅游新玩法。五一期间,茂县推出了“开坛仪式”祭家神、花夜篝火晚会等活动,游客在观赏咂酒开坛、羊皮鼓舞、肩铃舞等羌族民俗文化表演的同时,还参与体验羌族婚礼习俗。活动累计吸引6万余人参与体验互动。

“美食+”打造消费新场景。五一期间,茂县在中国古羌城举办了以“元气‘五一’及‘食’行乐”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古羌城“高山洋芋小吃节”活动,活动设置洋芋小吃展示、销售及主题文创展示区,通过“蒸、剥、砸、切”流程还原洋芋糍粑制作过程,让游客感受浓厚羌族美食文化;开展“小吃”挑战大赛,游客则以家庭为单位,亲身体验洋芋糍粑的制作乐趣,最终获胜者赢得了“霸王餐”券。举办支布勒惹目歌会(劳动歌会),当地群众在舞台上唱起了体现羌族“耕耘劳作”的情景歌曲,跳起了代表“丰收喜悦”的丰收舞蹈,为游客呈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。“小吃节”活动集演出、互动、体验、购物为一体,让游客感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游览体验。累计开展演艺活动20余场,举办4场挑战赛,吸引了近100余人参与挑战,发出“霸王餐”券30余张。

“音乐+”搭建校地新平台。5月1日、5月2日,茂县分别举办了两场“云上星光”户外音乐会,为市民及游客打造了集羌族风情、光影艺术、视听演艺于一体的视觉震撼盛宴和文化体验之旅,让大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劳动的荣光。活动中,四川音乐学院星夜乐队默契配合,达到歌曲的技术性、音乐性、舞台性完美平衡。同时,还邀请了茂县本土歌手尔玛娜依、热们泽、尔玛豪鹰、王饼等参与演唱,以歌舞传递对劳动者的节日祝福和对新时代的美好憧憬。”音乐会由茂县、四川音乐学院联合承办,双方以“乐”为媒,搭建了高校文艺展示平台,在丰富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文化生活的同时,开启了四川音乐学院与茂县“校地合作”新篇章。

“赛事+”开辟旅游新赛道。五一期间,由茂县文广体旅局、省旅投创新公司、茂县羌泰文旅公司联合承办的“成渝双城体旅融合景区‘掼蛋’竞技赛—茂县站(首站)”在中国古羌城开赛,来自省内外的“掼蛋”爱好者欢聚一堂,以牌会友,以赛联谊,共度假期。“掼蛋”竞技赛茂县站将从5月1日持续到5月2日,分为选手赛和游客赛,比赛通过预赛、半决赛和决赛,决出冠亚季军各2名。

“此次赛事的举办,旨在依托茂县的资源优势、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,以竞技为主线,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,拉动地方交通、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,带动文旅产业消费升级。同时,也给广大‘掼蛋’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、切磋技艺的平台,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掼蛋带来的乐趣和魅力。”成渝双城体旅融合景区“掼蛋”竞技赛—茂县站(首站)活动负责人曾玉珊介绍道。

“非遗+”探索市场新业态。5月1日,2024年茂县“非遗集市”在城门洞路段步行街开市,吸引众多游客市民亲身感受非遗、体验非遗。

“非遗集市”从5月1日持续到5月5日,于每天11时30分至20时30分开市。“非遗集市”共邀请了8个代表项目开市,主要销售羌族银饰、羌族刺绣、羌族剪纸、羌族陶瓷等非遗产品及各类特色农副产品,截至目前,展位总销售额达2.35万元。

“此次‘非遗集市’通过设置非遗展位、活态展演等方式,全面展现了茂县非遗的丰富多彩和文化传承,让更多群众成为非遗的参与者、见证者和推广者,共同体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之美,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茂县文化馆副馆长邓世琴说道。

非遗和旅游的结合丰富了旅游的文化体验,也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新业态。近年来,茂县紧随时代脚步,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,借助“集市”这一载体,匠心描绘非遗底色,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深度结合,推动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的融合,充分激发非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。(中国网   县文体旅游局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